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叫xx,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駱駝尋寶記》第一課時,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說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駱駝尋寶記》是語文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從教材編排的意圖看,作為單元首篇課文,它對單元教學起著舉一反三的示范作用。從內(nèi)容上看,這是一篇具有時代特點的童話,文章淺顯易懂,敘述的是駱駝歷經(jīng)艱險尋寶成功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堅忍不拔、勇敢無畏、造福他人的藝術形象,歌頌了無私無畏的精神。從藝術上看,這篇童話想象豐富,情節(jié)生動,結構很嚴謹,有著清晰的故事發(fā)展脈絡(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適合學生借鑒模仿,同時在語言和寫作技巧上也很講究,值得學生學習。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并且是知識的源泉。”而學習童話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落實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的要求。同時,將語文知識和思想教育、人文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2、教學目標及依據(jù)。
新課標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我擬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能力目標
、倮斫庹n文豐富內(nèi)涵,學習本文鮮明、生動、準確、富有感染力的語言。
、趯W習本文精巧的構思。
、弁ㄟ^片斷練習,培養(yǎng)學生想像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偻ㄟ^“讀”、“議”、“講”、“演”使學生感受學習童話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童話的興趣。
②通過閱讀資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賹W習駱駝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②引導學生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參與環(huán)境保護行動。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xiàn)“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并重及其有機聯(lián)系、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教學理念。
3、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課文內(nèi)容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1)教學重點:分析駱駝形象,品析本文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
。2)教學難點:分析精巧的文章結構,品析本文語言特點。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及對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童話的把握程度大都還只停留在了解故事內(nèi)容的水平上,而對語言特點、形象刻畫、情節(jié)安排以及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等的理解、領悟能力還比較低,并且他們的想象能力尚在進一步形成中。所以在教學本文時,我通過“讀”、“議”、“演”、“練”使學生掌握、運用語言;通過片斷練習,敘述駱駝的心理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想像。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資料,節(jié)省學生查閱資料的時間,降低學習難度。
2、內(nèi)容的組織安排:
第一,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借助工具書和相關輔助用書進行預習,內(nèi)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生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說明:學生在課前認真、充分地預習本文學習內(nèi)容,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是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習的具體措施。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我將課文教學分三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導入激思,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拓展延伸;第二課時,理清課文結構;分析駱駝形象; 探究課文寫法;第三課時,學習文章語言;片斷練習;研究拓展。
說明:分解重難點,目的是確保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三、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ā
1、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學時,我采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師生互動法等,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本課的知識。具體做法為:第一課時:以朗讀、訓練、交流為主;第二課時:以合作討論、探究為主;第三課時:以討論、交流、訓練為主。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擴大課堂教學容量。
說明: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ǘ⿲W法。
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中我著力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學習,先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自由朗讀,合作分角色朗讀,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讓學生思考幾個問題,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共同探討,對有爭議的問題作進一步討論,讓他們各抒己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敏銳的思維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還設計了兩個拓展創(chuàng)新題,讓學生自由想象,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具體做法為:
自學、自讀、自悟占主導。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過程中,自由地、有個性地感悟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思考過程,有自己感悟的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的原則。
對比思考,引導深入感悟。在學生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充分引導學生把不同動物前后的各種變化進行對比。例如:如駱駝與其他動物尋寶目的的對比,途中情形的對比,在這種對比中感悟故事的思想內(nèi)容。
展開想象法。通過想象故事中沒有表述出來的情節(jié),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體會駱駝尋寶的行動和心理,進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
品詞析句,從字里行間搜索信息,感悟文章的中心。
四、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主要教學內(nèi)容:導入激思,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拓展延伸。
(一)導入新課 。(約5分鐘)
1、猜謎:(出示幻燈片1:謎語)四腿長長脖子彎, 背上馱著兩座山,一次吃飽水和草,幾天不餓口不干, 馱著重擔走沙漠, 不怕烈日和風寒。
說明:此謎語難度不大,學生基本上能猜出謎底是駱駝。讓學生猜謎,調(diào)動學生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讓學生都很有信心地進入課堂,消除課堂中緊張情緒,同時對駱駝的形象、生活習性等有個大致了解,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課文。
2、學生答出謎底后,教師便在黑板正中板書:駱駝。然后接著問:課文中的駱駝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待學生答出“去尋寶或?qū)さ綄殹保阍凇榜橊劇焙蟀鍟皩殹倍,最后再加上“記”使課文標題完整。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理解標題與內(nèi)容的關系(概述事件),為今后作文擬標題提供借鑒。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約25分鐘) (出示幻燈片2:導讀提綱)。
1、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教師范讀課文前三自然段,然后指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說明:教師的范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對文章產(chǎn)生興趣。
2、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選擇第4至第10段中自己喜歡或讀得好的內(nèi)容),在朗讀的過程中,模仿文中描寫的動物的樣子,學動物的叫聲,表演動物們爭相上路和紛紛半途而廢的情景。
說明:給你一個舞臺,展示你的風采,把主動權讓給學生。學生唱主角,真正把課堂的舞臺還給學生,七年級的學生既好動又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充分展示他們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同時營造寬松、和諧、融洽、開放、富有情趣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一切可調(diào)動的積極因素,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從而去追求學習的成功。
3、根據(jù)學生朗讀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如:注意朗讀語氣————童話閱讀的主體是孩子,它充滿了想像和夸張,讀時要注意語氣的抑揚頓挫。如“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件無價之寶”一句中“遙遠”一詞要拖長聲音,“無價”重讀,) 最后,讓學生個別示范朗讀(第4至第10自然段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
說明:采用多樣的朗讀形式,有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的方式有利全體學生的參與,這樣也落實了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發(fā)展的原則。
4、學生復述故事。(先在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復述,然后推薦到班上發(fā)言交流)
說明:此項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故事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小組內(nèi)互相復述可增加訓練的廣度,符合全面發(fā)展的原則。
。ㄈ╇S堂練習(約4分鐘)(出示幻燈片3)。
1、字詞積累,給加點字注音。
嗥______獾______瘸______踽踽______淙淙______攜手______
說明:通過此題,落實生字讀音,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
2、根據(jù)各種動物特征填空
。1)大公象扇動著兩只__________的耳朵。
。2)金絲猴聽到這個消息,二話沒說,穿上__________,又摘了十來個__________,裝進__________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3)孔雀心疼自己__________,也打個盤旋飛回去了。
。4)長頸鹿是個巨人,_______,可是他已經(jīng)跑了兩天,這條路還是望不到盡頭。
說明:通過此題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把握金絲猴等一些動物的形象,為完成下一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提供借鑒,也為下節(jié)課分析駱駝的形象和襯托的寫法打下基礎。
。ㄋ模┩卣寡由 (約10分鐘)(出示幻燈片4)。
同學們學習課文中對動物的描寫方法,列舉文中沒有出現(xiàn)的動物比如老鼠、貓等等,如果它們?nèi),又會怎樣上路,怎樣退場呢?/p>
要求:一定要抓住這種動物的特點;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推薦到班上發(fā)言交流。
說明:此項活動目的是落實“知識和能力目標”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再現(xiàn)生活閱歷,密切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即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
。ㄎ澹┱n堂小結。(約1分鐘)(出示幻燈片5)
課文敘述了眾多動物紛紛踏上尋寶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廢,而駱駝歷經(jīng)艱險尋寶成功的故事。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熟讀課文,探究一下駱駝尋寶成功的原因。
。┎贾米鳂I(yè)。(出示幻燈片6)
1、課文題目是《駱駝尋寶記》,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來寫眾多動物在尋寶途中的表現(xiàn)呢?
說明:學生結合板書內(nèi)容思考此題,為下一節(jié)課分析課文的精巧結構作鋪墊。
2、個性練習設計(選做題)。
。1)仿照下列例句來造句。
隱隱的青山,峰巒起伏,像座翡翠的綠屏風。
。2)說說下列加點詞的作用。
、倏墒撬苤t虛,從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的走著
、隈橊勔宰畲蟮哪托,強行穿走這兩里長的“夾扁谷”
說明:選做題,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符合分層導學的教學原則。
。ㄆ撸┌鍟O計:
駱駝尋寶記
眾多動物: 半途而廢 失
尋寶寶
駱駝: 歷盡艱辛 得
說明:課堂小結時板書,直觀地表現(xiàn)了眾多動物與駱駝不同的行動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讓學生對課文的主體內(nèi)容一目了然,符合直觀性的教學原則。
八、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的教學,緊扣學生既好動又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的心理特點,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jù)學生情況營造出平等、民主、開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以上就是《駱駝尋寶記》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謝謝,各位評委的指教。
附:第二、第三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概要。
第二課時
主要教學內(nèi)容:理清課文結構;探究課文寫法;分析駱駝形象。
一、復習引入。
二、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寫各種動物紛紛踏上尋寶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廢的經(jīng)過。
第二部分(11~19段):寫駱駝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尋到了寶貝
三、探究課文寫作手法。提問:文中都寫了哪些動物?為什么要寫這么多的動物?
四、分析駱駝形象。提問:駱駝尋到寶的原因是什么?課文是如何描寫的?
五、課堂小結。
駱駝尋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著堅定的信念、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毅力。駱駝尋寶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改變沙漠的面貌。
六、當堂訓練。
七、作業(yè)布置。
第三課時
主要教學內(nèi)容:學習語言進行特色;片斷練習;研究拓展。
一、學習文章語言特色。
語言賞析:結合課后練習二,說說作者是怎樣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
。榱吮阌趯W生描述,老師可先做一個示例:作者用了“一群”、“擠在一起”來表現(xiàn)鴨子喜群居的特點。把鴨子尋寶的動機說成是“買個清水池塘……洗澡”,寫出了鴨子喜歡戲水的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根據(jù)提示,思考討論,然后交流明確。
二、片斷練習?陬^作文:尋寶的路上駱駝會想些什么?
要求:用第一人稱,根據(jù)駱駝的行為合理想象。
策略: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
三、研究拓展。
1、如何治理沙漠。(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搜集的相關資料。)
2、啄木鳥的寶在樹林,駱駝的寶在沙漠,你的寶又在哪兒呢,用你的寶給你自己設計一條成功之路。 (學生課堂合作討論,然后交流)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文屬于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的“民俗風情”這一單元。節(jié)選自沈從文先生的小說《邊城》,節(jié)選部分著重描寫端午日賽龍船的場面,節(jié)選部分獨立成文。
文本字數(shù)不多,但高明之處頗多。
1、受《左傳》影響,把重點放在人不明白之處。
戰(zhàn)前雙方形態(tài)如何,如何進行準備,如何排兵布局等等是局外人所不知道的,因此需要大篇幅敘述,而激烈廝殺,則無分南北,基本相同,即使文中無多少描述,讀者也可以憑常識和想象而知。
《端午日》一文,要描述的是湘西茶峒這個地方的民俗民風,此處端午節(jié)有哪些于他處不同的風俗,龍船有何特色,劃船的人有多少,如何安排,如何獎勵,獎品為何等等,各地各不相同,這是需要詳加描述的,唯有對這些詳加描述,才能寫出一地之特色,而如你追我趕激烈劃船,估計各處基本相同,讀者完全可以憑借生活常識去想象。所謂最特色的才是最世界的,《邊城》這本小說,正是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而成為名著,節(jié)選自《邊城》的《端午日》也同樣正是描述具有邊城小鎮(zhèn)茶峒特色的端午風俗而入選教材,也正是教材編者將其列入“民俗風情”的原因。
2、《端午日》一文,不但描述了具備地域特色的民風民俗,而且在寫作技巧上也同樣具有許多精妙之處。
《端午日》一文主要描述了茶峒人歡慶端午日的三個場面,從場面描寫的角度來分析文本,其寫作技巧的高超亦令人嘆為觀止。
渲染氣氛,層層烘托。《端午日》一文雖然沒有用大量篇幅描寫激烈緊張的賽龍船的場面,卻不惜筆墨渲染了賽前賽后的氣氛。作者先以無人不穿了新衣,不在額頭蘸雄黃酒畫王字,家家必吃魚吃肉等風俗的敘述,渲染出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接著交代萬人空巷,官民人等無不到河邊看劃船,設置了懸念,是什么樣的激烈比賽能夠如此吸引民眾,此所謂“未成曲調(diào)先有聲”;然后一步步敘述劃船的賽前訓練、交代船只的結構、槳手的分工、船員的結構等等,無不使讀者心馳神往,最后又敘述領獎追鴨那唯有茶峒特有的風俗,更有使讀者如臨現(xiàn)場,沉醉其中的功效。至于賽龍船如何緊張激烈,如何你追我趕,讀者更可以從梁紅玉老鸛河水戰(zhàn)擂鼓的故事去馳騁想象。文章的文字雖然簡明通俗,但層疊無窮的懸念,層層烘托的氣氛渲染,無不展示出作者高超的文章技巧。
點面結合,精致剪裁!抖宋缛铡芬晃模推浣Y構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場面描寫。場面描寫就是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nèi)許多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正因為要把眾多人物安排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之中,要把在這特定時間、地點發(fā)生的事情敘述清楚,尤需作者精致剪裁,精巧結構,方能使各項材料安排條理清晰,有點有面且重點突出!抖宋缛铡访枋鲑慅埓膱雒妫芍^匠心獨具,實在是一篇場面描寫的范文。在材料安排上,先敘述茶峒人早早吃飯,家家倒鎖了門,萬人空巷,齊聚河邊,這些都是從“面”上來寫,然后依次敘寫龍船的結構、槳手的訓練、兩岸的吶喊助威以及賽后的捉鴨子 ,這樣點面結合,順序清楚、漸次展開,詳略得當,重點鮮明,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必定能讓學生于場面描寫的知識上有較大收獲。
3、《端午日》一文的語言通俗簡明,但作者用詞之精確,通俗的詞語中蘊含深刻的意蘊,同樣是十分精妙的!吧衔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一個“就”字寫出全茶峒人看龍船的心情是何等的迫不及待。“莫不”穿了新衣,“莫不”倒鎖了門。“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三個“莫不”寫盡茶峒那全體參與全民歡慶的熱鬧場面,足以勝過大篇幅的描寫。文中雖然沒有大段文字描述賽龍船的緊張激烈,但“身體結實、手腳伶俐”的槳手選拔和一句“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zhàn)時擂鼓的情形”交代,足以讓讀者遐想賽龍船的緊張激烈。而領獎過程中“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都寫出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則蘊含了當?shù)卮緲愕拿耧L和萬民同樂的喜慶。《端午日》的語言于質(zhì)樸之中,蘊含豐富的意蘊。
二、說教學目標:
1、感受民俗“特色”
2、學習鋪墊烘托、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寫法
3、體味湘西茶侗淳樸、軍民同樂的民風。
三、教學重點、難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層層烘托,點面結合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朗讀課文,掌握課文詞語
(一)談話式導入,師生交流。
1、同學們,你知道我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什么嗎?
2、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
3、過端午節(jié)有哪些民俗呢?
4、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的課文是沈從文先生的《端午日》,說說你所知道的作者。文章介紹的是哪里的端午節(jié)呢?
5、我們一起走進文本,讀讀沈從文先生筆下的茶侗端午有哪些獨特的民俗。
。ǘ┱w感知,說出茶侗民俗之“異”。
1、自讀課文,作者在文中介紹了湘西地區(qū)端午日的哪些風俗? 用筆圈劃出來。
2、說說哪些民俗和我們所處的地域不同。
。ㄈ┱w閱讀,感受茶侗民風之“樂”。
1、再讀課文,如果用一個詞概括端午日的氣氛,你會用那個詞?
2、小組合作,思考文章哪些地方體現(xiàn)端午日的熱鬧。
3、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湘西茶侗怎樣的民風?
。ㄋ模┥钊胨伎,體悟作家點面結合,鋪墊烘托的寫法。
1、看視頻,敘述場景。
2、讀賽龍舟場景,體會該段描寫語言簡練、順序清楚,虛實結合 的特點。
3、提疑問:賽龍舟場景還可濃墨重彩,重筆描摹,突出賽龍舟的激烈、緊張的氛圍,是否可以不描寫賽前一段?
。ㄎ澹┛偨Y
板書設計
端午日
沈從文
莫不…… 順序清楚
莫不…… 賽龍舟 用詞準確
莫不…… 虛實結合
面——點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在山的那邊》。
下面我就按說教材、學情、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和作業(yè)設計幾部分內(nèi)容進行解說。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人生為主題,是作者抒寫對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這一單元中,所有文章都是作者寫出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體味人生、敬畏生命、追逐理想。
《在山的那邊》是當代詩人王家新的一首現(xiàn)代詩。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的要求有:朗誦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表達的情感。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應過多的講解詩歌的理論知識,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及品悟感情上,即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使其具有獨特的文學體驗。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借自己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并啟示人們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的翻過無數(shù)座山,要一次次戰(zhàn)勝失敗和苦難,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
二、學情分析
從入學到現(xiàn)在,我對班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因為我面對的是初中的農(nóng)村孩子,所以一般來講語文功底都不是太好。在詩歌鑒賞這個模塊,雖然有已經(jīng)學過的《秋天》鋪墊,但要求他們由于方言的原因要求準確并富有感情的朗誦是比較困難的,并且精準理解和感悟詩的意境也是由于功底薄弱會有所限制。但是這首詩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調(diào)動他們自己的生活感悟,他們都是農(nóng)村學生,他們渴望農(nóng)村以外的生活,這符合整首詩的意境。就這一點來講,學生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钡南笳饕饬x,加以教師因勢利導,重點點撥,會讓學生對詩歌的學習有不一樣的體會。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簡單掌握詩歌朗誦技巧。
2、了解現(xiàn)代詩歌的一些知識,如象征的藝術手法、修辭方法等。
。ǘ┻^程與方法
1、教師表情朗讀啟發(fā)學生對作者情感和語言的感悟。
2、領會詩中“山”與“!钡乃囆g形象的象征意義,以及重點語句的分析鑒賞體驗。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1、聯(lián)系實際,體會作者激勵人們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到達理想境界的情感。
2、培養(yǎng)為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詩歌中“山”與“!钡南笳饕饬x。
2、表情朗讀啟發(fā)學生對作者情感和詩歌語言的感悟。
。ǘ┙虒W難點:
領會詩歌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這是一首比較簡單易懂的詩,所以在表情朗讀的基礎上,對詩歌內(nèi)容和象征意義的進行理解與體會,對學生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情感的熏陶和啟迪都有良好的引導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運用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會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出于課標要求和興趣教學法的啟發(f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指導法 2、問題點撥法 3、多媒體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采用學習方法如下:
1、朗讀法
2、聯(lián)想想象法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教學過程 :
依據(jù)上述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并以語文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這一課的教學。
1、導入
同學們有沒有聽過一首歌叫《藍精靈》?(播放音樂《藍精靈》,播放圖片藍精靈——興趣導入)。聽完音樂后,大家想想,在山的那邊真的有藍精靈么?或者還有其他?那今天我們來看我們的新課:《在山的那邊》。(板書)(用時三分鐘)
2、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標注生字詞:
教師范讀詩歌(注意表情朗讀的滲透),學生在在聽讀中劃出比較難理解的生字詞。(配合詩句展示相關圖片:山和海。)讀完后讓學生找出難理解的生字詞,因為學生已經(jīng)預習過,只需要多媒體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印象,學生齊讀生字詞,課堂鞏固。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并回答問題,這是對學生對課文整體把握的檢驗。問題設置如下:
A、詩歌兩節(jié)中的“山”和“!币饬x相同嗎?如果不同,分別指什么?
B、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兩個問題的設置旨在讓學生對詩歌的大意有所體會,有利于進一步深入分體探究學習。教師必須明確第一節(jié)是小時候的山,是現(xiàn)實中的“山”和“!钡诙(jié)中的“山”指的是艱難險阻、困難坎坷、重重阻礙;而“!笔侵咐硐搿⒛繕恕⑿拍、信心、成功以及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告訴人們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堅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會實現(xiàn)。(結合前文朗誦時播放的圖片加以說明)
。ㄕw感知環(huán)節(jié)最多用時十二分鐘)
3、課文精講即問題探究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利用學生朗誦加問題探究梳理課文的方式對詩歌進行鑒賞。而且問題的設置主要是針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和體會,有象征意義、修辭手法、語言特點等內(nèi)容,呼應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而在這一部分主要采用 多媒體展示的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意境,運用不同的圖片做背景,加深學生對詩歌的體會,觸動學生的感情,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
這些問題都是根據(jù)課后習題或者是課外習題中命題出現(xiàn)率較高的知識點整
理而來,對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問題我會采取逐題探究講解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主要問題設置如下:
(1)為什么說是“隱秘的想望”?
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看見大海,這個想望并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的想望”。(對前面詞語盤點的回顧:隱秘,不想讓人知道的事)
(2)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擬人手法!拔摇迸郎仙巾敚詾槟軌蚩匆姶蠛A,可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看見山也鐵青著臉在那里笑“我”幼稚可笑,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修辭手法的講解:擬人,圖片背景:青的山,加深記憶和視覺體驗)
(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xiàn)在才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零分”解釋:什么都沒有,多媒體鏈接到一張空白的幻燈片)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種子比喻一個信念,是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
媽媽是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而這個“!笔遣淮嬖诘,不切合實際的,所以說是飄來的。(解釋“飄”字,輕的,形容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5)“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呢?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蕩,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枯干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干,變得充實而有活力。(圖片背景,海潮,傍晚,一個人,閉上眼睛想象,加深對詩歌的感知)
(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理想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只有在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不斷奮斗之后,才有會有收獲。這時候理想的實現(xiàn)才會使你興奮、給你驚喜。(多媒體超鏈接用灰暗的圖片和有陽光的圖片進行比較)
(7) “信念凝成的!边@句話中的“!庇惺裁春x?
這里的“信念”指得是媽媽給我的信心,而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斷追求的目標。
在探究問題這樣設計,可以根據(jù)時間調(diào)整,有時候會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如果時間不夠,就要留一兩個問題做作業(yè),確保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也可以當做下節(jié)課的知識回顧。
接著就是本課的另外一個小小的不同,就是作者及寫作背景不出現(xiàn)在導入后,而是課文講解完后,學生會好奇老師為什么不講解作者,這時候引出有利于學生的記憶,結合文章背景對詩歌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安排需要明確寫作背景在前作者在后,用寫作背景引出作者。這一部分內(nèi)容只是利用幻燈片進行播放,既省時又高效,有利于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利用率。(幻燈片展示如下)
。1)寫作背景:
作者小時候跟隨從教的父母游走于各地求學,可是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去看海是作者童年時期的一個夢想,影響著他的一生。這首詩訴說著作者一直以來的“隱秘的渴望”。
。2)作者:
王家新,我國當代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1957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著有詩集《紀念》(1985)、《游動懸崖》(1997)、《樓梯》(1993)、《未完成的詩》(20xx)等。詩論隨筆集《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1997)、《對隱秘的熱情》(1997)、《沒有英雄的詩》(20xx)等。
4、課堂小結部分,分兩部分內(nèi)容進行:
首先是問題回顧,這一部分是機動教學環(huán)節(jié)。所謂機動就是根據(jù)時間定。時間充足,穿插回顧象征手法和修辭方法,一旦時間不夠,可以留作作業(yè),
接著是詩歌意義的理解,需要強調(diào)“山”和“!钡南笳髯饔茫⒁源诉M行總結:要見到山那邊的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一片!袄硐搿。為了這個“理想”,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克服一個個困難。所以,努力去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吧,“!币恢痹谶h方為你喧騰!鼓勵學生不斷努力,為了理想不斷前行,點明作者寫作意圖。
5、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小時候(一) 長大后(二)
山 山 象 困難、坎坷、阻礙
海 海 征 信念、目標、成功
這樣設計是象征的手法清晰展現(xiàn),有利于學生記憶。
6、作業(yè)設計:
背誦本詩,完成學習之友。
這是一篇閱讀課,學生只需要掌握朗誦技巧,并且理解詩歌的意境,學會分析重點詩句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所以作業(yè)的設計涵蓋了這幾方面的內(nèi)容。
《在山的那邊》解說完畢,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及書寫;
2、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xiāng)土風情,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鄉(xiāng)土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欣賞作品展現(xiàn)的民風民俗圖及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2、品位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2、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二、說教法學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加強閱讀指導,主要由學生通過閱讀來了解文意。
教學思路設計:學生學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輔以提問引導、講解評價,串聯(lián)全課教學。
說教法
1、復述法:學生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復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反復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說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
2、發(fā)現(xiàn)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jù)《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1、教師問: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哪些?(學生根據(jù)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說自己的答案)那么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那個是過的最隆重的呢?我們班以回民同學為主,許多同學肯定會對老師說,我們是回民,不過春節(jié),對這些節(jié)日也不感興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既是回民,更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屬于中國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它,認識它。通過你的周圍或者在電視上,人們在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慶祝方式呢?學生自主回答。
2、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入本課教學。春節(jié),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每到春節(jié),人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慶祝,表達人們對節(jié)日的喜愛。本課《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繪了一副鄉(xiāng)村過春節(jié)的民俗畫。
。ǘ、走進作家教師簡介作者,并明確補充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ㄈ⒄w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讀課文,回答這樣三個個問題
(1)本命年和春節(jié)有什么樣的關系?
(2)處理生字詞
。3)文章是怎樣引出春節(jié)這一話題的?
。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們過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主要描寫了幾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1、解題: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統(tǒng)計班內(nèi)本命年的人數(shù)),這篇文章是作者六十歲時,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過去過年的熱鬧氣氛,有感而發(fā)。
2、字詞檢查濃郁簸箕篩子門檻秫秸闔家鬼祟(崇高)玉米糝兒疙瘩鬏磕頭(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寫二十四節(jié)氣,引出春節(jié),這樣更襯托了春節(jié)的色彩繽紛。
4、舊時過年的風俗:①炒年貨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⑥備糕點 ⑦送灶王爺 ⑧換門神 ⑨守歲⑩拜新年
(四)、民俗風情游
1、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過年的場景或者說這十項過年活動,你們最想?yún)⑴c其中的那些活動并且說說為什么。
2、從作者家鄉(xiāng)過年的場面看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人們不僅僅享受過年的豐富隆重火熱的氣氛,期中還寄托著人們的某種期盼?你能不能在文章當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并且談談其中包含了人們的那種感情?
3、這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yōu)槭裁催@么重視春節(jié)呢?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豐登,享用勞動成果;②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③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關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五)、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應該了解了一些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它能把所有的中華兒女的心,一顆顆聯(lián)串起來,它是每個炎黃子孫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家、故鄉(xiāng)又成為每一個龍的子孫情感的歸宿,所以,春節(jié)這種民俗文化歸根結底又是家的文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它、熱愛它并將它傳承下去。
。┳鳂I(yè)布置:
1、生字詞兩遍
2、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
。1)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shù)恼Z言、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比喻的修辭手法等語言基礎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速讀課文的能力和自主閱讀的習慣。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結合今年10月我國成功發(fā)射“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這一熱點,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和愛國主義的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1、本文的重點是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本文的難點是訓練學生速讀課文的能力和自主閱讀的能力。
四、教學對象分析
初一年級學生具有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還需引導學習。
注意力不夠集中,思考不夠深入等特點。
五、教學方法的設計
1、默讀法與朗讀法相結合。
2、問答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3、多媒體教學法。
六、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運用“版塊式”教學思路,將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
導入、整體感知、精讀和結課四版塊。
。ㄒ唬┰O置情境,導入新課
快速閱讀要點:
。1)集中注意力,默讀。(2)不回視,不逐字閱讀。(3)抓住關鍵點閱讀。
。ǘ┱w感知課文,
把握文章思路。
時間:1969年7月
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半島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事件:人類首次成功登月全過程
順序:時間順序
高潮設計
登月前準備階段(3-4)
升空飛行階段(5-9)
登月全過程(3-16) 登月成功,完成探月任務階段(10-13)
返航階段(14-15)
總結登月過程
(三)精讀課文
1、根據(jù)分段,結合登月過程圖和多媒體的影像資料,對登月的過程進一步了解,掌握科學知識。
升空飛行的步驟:檢查——點火——升空——繞地飛行——飛向月球——繞月飛行——升空——點火——火箭升空——飛行。
2、請同學們朗讀自己覺得寫的較好的段落或句子,在反復朗讀中體味其中的語言美和蘊藏于語言中的情感態(tài)度。
。1)請同學們齊讀第8自然段,這一段的描寫很美。請同學們找出其中寫的好的句子。
。w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使)
“一葉孤舟”是什么意思?(像一片樹葉一樣大小的孤獨的小船)
這里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加形象生動。)
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價值?(在地面上高達百米的飛船在太空中卻渺小如一葉孤舟,在這里表現(xiàn)出與浩瀚宇宙相比,人類的渺小。而人類探索月球的勇敢不屈的精神也在這里突出出來。)
。2)“它以合適的角度進入地球大氣層!
“‘阿波羅11號’飛船準確地濺落在預定的海域!逼肺都泳字的好處在哪里?
4、對本文的意義進行深入挖掘:
分析阿姆斯特朗“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這句話的內(nèi)在涵義。
。ㄋ模┙Y課延伸
結合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思考:航天探險活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其意義何在?其中反映了怎樣的航天精神?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是按內(nèi)容來編排的!犊丛谱R天氣》屬于科普說明文,具體編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它和該單元其他四篇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一樣,反映了語文和科學的關系,體現(xiàn)了新教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編輯理念。
(二)三維目標
根據(jù)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教學目的和要求,再聯(lián)系學生實際,我確立了三維目標(屏幕顯示)。
。ㄈ┲攸c難點
考慮到《看云識天氣》是七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說明文,閱讀此類文章,學生會無從下手。于是,我決定從文章結構入手,將重點確定為概括內(nèi)容要點、理清寫作思路,把說明文和記敘文緊緊銜接起來。十一二歲的孩子,對種類繁多的云可能會眼花繚亂,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就在于學會怎樣看云識天氣。
二、說教法
新課標在《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中指出,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掌握科學的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為此,我準備用自主合作為主要教學法,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營造和平、民主的教學氛圍。
三、說學法
當然,學生才是閱讀的真正主人,教學是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所以,我打算讓他們用圈點勾畫的方法來篩選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教學中,我還會引導他們領悟和掌握閱讀和寫作的方法,為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四、說過程
基于以上考慮,我準備用以下七個步驟(屏幕顯示)來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這七步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的,既有閱讀上的要求,又有方法上的提示指導。
。ㄒ唬⿲
上課開始,用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摹恫荽杓返墓适聦耄駲C妙算的軍師諸葛亮看云識天氣,料定三日后必有大霧。我再不失時機地插入導語,幾句簡短的話,吊足學生的胃口,讓他們躍躍欲試,順利地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默讀。
(二)默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運用整體認知的辦法,在快速默讀的過程中勾畫句子,訓練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抓住“最基本的經(jīng)驗”來概括內(nèi)容要點,理清寫作思路,突出教學重點。這些句子提綱挈領,在文中既是中心句,又是總起句。于是,水到渠成地總結出閱讀與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
。ㄈ┚x
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決定有重點地精讀。大聲朗讀第三自然段,圈點勾畫,進一步了解各種云的名稱、形態(tài)及其與天氣的關系。魯迅說讀書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也說,“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些讀書箴言,都強調(diào)了自主閱讀最可寶貴的品格。于是,我決定采
取一個大膽的方法,讓學生自主閱讀第四五六自然段,梳理清云或光彩及其與天氣的關系,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又為突破難點做好鋪墊。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身價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共享,我設計了成果展示,讓學生相互啟發(fā)補充,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為他們進一步的探究開辟了道路。
。ㄋ模┢纷x
葉圣陶先生指出,“凡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內(nèi)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獲少”,光走“從內(nèi)容上尋求”這一步,不是完整的語文課。因此,在引導學生熟悉文本之后,又安排了品味語言這一環(huán)節(jié)!敖滩臒o非是一個例子”(葉圣陶語),語文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語言為核心,通過對語言的品味,達到感知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發(fā)展語言的目的。所以,我又安排了仿寫。同時,我還準備有的放矢,讓學生了解一些令文章語言生動起來的方法,為今后的寫作服務。
(五)演讀
在熟悉了各種各樣的云彩之后,我準備采用更個性的辦法,讓學生學以致用,親自預報天氣,真正突破“怎樣看云識天氣”這個難點,并且?guī)Ыo他們心理上的肯定,活動空間上的拓展和思想上的放飛!21世紀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成為真正主體的課堂,而“說”恰恰是他們充分發(fā)揮個性,表達思想的方式之一。他的課堂他作主!“民主、科學、個性”的理念,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靈魂。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我打算給學生展示一段可視材料,看一看預報員是怎樣從人文角度進行天氣預報的。之后分小組合作探究,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給了他們思維馳騁的空間。
。┛偨Y
最后,讓學生漫談收獲體會,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歸納、總結,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并使之系統(tǒng)化。
。ㄆ撸┳鳂I(yè)
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我還要告訴學生,學習不能滿足于課本,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語文。由課內(nèi)學習向課外學習延伸,調(diào)動自己的日常生活積累,說說自己熟悉的諺語。真正達到“課內(nèi)長骨,課外長肉”的美好境界,讓課堂架起通向生活的橋梁。
五、說板書
課堂是一個信息不斷傳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板書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是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高度濃縮后提出的精華。這則板書(屏幕顯示),選擇了文中的關鍵詞語組合而成,文字簡潔,學生通過它能聯(lián)想到整篇課文內(nèi)容,便于抓住要領,形成整體認識。
六、說反思
新教材不強調(diào)文體的學習,而強調(diào)學生閱讀概括和篩選信息的能力。所以,我有意淡化說明文這一體裁,讓學生用記敘文的思維模式去閱讀說明文。為了增強直觀性,我特意選擇了各種各樣的云圖片,營造一種與文章內(nèi)容相一致的背景。當然,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說明文應該具有時代的氣息?稍O計加工文章結尾的訓練(“看云識天氣”的局限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探索的興趣。從以往的教學中,我看到了不足,但值得慶幸的是,我找到了補救的措施。讓我以此自勉吧!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化石吟》說課稿08-31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說課稿10-22
精選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10-10
關于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10-06
七年級語文上《王幾何》說課稿12-17
七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11-30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狼》說課稿12-17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貓說課稿11-02
《化石吟》七年級語文說課稿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