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精選【6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作文 篇1
說到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到香噴噴的粽子,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要吃很多的粽子,不過幾年,我不僅要吃粽子,還要親手學(xué)一下包粽子。
端午節(jié)前一天,當(dāng)我們回到老家時,爺爺早已準(zhǔn)備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箬葉、方塊肉、板栗……想著它們馬上就要變成噴香的粽子,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捏起兩片箬葉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可我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箬葉一角,右手將另一角往里卷,下面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角筒。接著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塞上豬肉和板栗,再用糯米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可是糯米就像調(diào)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倒掉多余的糯米,然后按實,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喜歡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yán)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后,別出心裁的打上一個可愛的蝴蝶結(jié)。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zhǔn)備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線頭,只聽得“嘩啦”一聲,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從頭做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學(xué)會包粽子了。
煮粽子最需要耐心。我們把粽子放進大鍋煮開后用小火燜上一個晚上。端午節(jié)一大早,香噴噴的粽子才起鍋。我迫不及待地品嘗起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這次端午節(jié)我過得非常的開心,我不僅學(xué)會了包粽子,還通過這次學(xué)包粽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都恒心毅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端午作文 篇2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開始喜歡上了過端午節(jié),因為在這個節(jié)日里,可以吃到豐盛的食物,比如說粽子、咸蛋、綠豆糕,還能喝上雄黃酒呢!那時候,我只顧著吃啊喝啊,根本沒在意這個節(jié)日的來歷。
直到今年端午節(jié)來臨之前,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我才特地查閱了有關(guān)的資料,這才知道這個節(jié)日都是為了紀(jì)念一位偉大的愛國大臣——屈原。他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國大臣。主張消滅侵略者,結(jié)果遭到小人的讒言,楚懷王也不調(diào)查清楚,就把他免職了,還把他流放到了很遠的地方。屈原滿腔的`愛國之情得不到賞識,悲憤至極,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等詩,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當(dāng)時的百姓都非常震驚,紛紛劃船打撈,結(jié)果一直都沒撈到。人們?yōu)榱吮苊馑械摹膀札垺背郧倪z體,便紛紛往水里扔飯團,而我們現(xiàn)在端午節(jié)里吃的粽子,正是由飯團演變而來的。
不僅如此,當(dāng)時還有人往水里倒雄黃酒,就是要把“蛟龍”給迷暈不讓它侵害屈原。兩千多年過去了,人們并沒有忘掉他,他的愛國舉動,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后來在每年的這一天,還在江面上敲鑼打鼓劃龍船為了驅(qū)趕妖魔鬼怪,讓屈原安息,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屈原的敬意;而且都在為自己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著。當(dāng)今年的端午節(jié)來臨時,我不僅會吃著美味的粽子,更會懷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以此來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xué)習(xí),長大以后好報效祖國。
端午作文 篇3
一轉(zhuǎn)眼,就到了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走在路上,到處都是粽香、艾香,因此,空氣都變得清新了。賣粽子的,賣艾蒿的,賣香囊的……隨處可見。那艾蒿如翡翠般綠,散發(fā)著香氣。過路的行人一般都要買個幾把,插在門上,放在柜子上,插在蚊帳里,可驅(qū)邪,也可凈化空氣。還有的人賣梔子花。我央求媽媽買幾把艾蒿,媽媽答應(yīng)了。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準(zhǔn)備了豐盛的晚餐,以慶祝端午節(jié)。吃完飯,爸爸端上了綠豆糕和粽子,又把艾蒿插在門上,放在柜子上,屋里頓時變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聞著艾香,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糕點,十分溫馨和甜蜜。
端午節(jié),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后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等習(xí)俗。
在我小的時候,我爺爺家都會在電視機前看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節(jié)目,鄰居也常常請我們?nèi)ニ麄兗页贼兆,好像一家人一樣。那時我特喜歡吃粽子,但因為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胃口,我漸漸的不喜歡吃粽子了,不過還是非常喜歡吃肉粽子。粽子家里人也不想吃,吃也實在端午節(jié)才吃,和我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口味。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袊膫鹘y(tǒng)佳節(jié)多精彩。∠泔h端午節(jié)!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作文 篇4
據(jù)《史記》記載,“屈原貫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途中寫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屈原于5月5日一,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汩羅江身死。
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汩羅江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是沒有打撈到。有位漁民便把米飯團、熟雞蛋、熟鴨蛋等食物投到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往汩羅江中投米飯團、熟雞蛋、熟鴨蛋等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五月五包粽子過端午的習(xí)俗。
今年端午節(jié),我來到作文班,看到老師把糯米、粽葉、都擺在了桌子上?催@幅架勢就是要包粽子,同學(xué)們都來齊了,老師給我們示范了一遍,就讓我們自已包了。一開始我拿起粽葉不知從哪兒下手,老師又重新教了一遍,我慢慢熟練起來。大致是這樣的。
步驟一:兩片正面朝上的粽葉交替排好。兩手捏好,不要讓葉子滑動。右手捏住粽葉圓頭往左手里一繞,繞成一個圓錐體,錐底不能有大洞,否則漏米。
步驟二:左手捏住圓錐體,右手抓糯米放進圓錐內(nèi),不要放滿,否則不好系。
步驟三:把圓錐上面多余的`粽葉蓋在圓錐體的糯米上。
步驟四:用繩子把粽子系上。
我一個一個的包好,雖然只包了三個。但那天,我們不僅學(xué)會了包粽子,還吃上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并且還帶粽子回家給媽媽吃,感覺——真爽!
端午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dāng)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尸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屈原絕沒有想到,生前他忍受無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繼承者們貫穿古今,前仆后繼,層出不窮。李白,杜甫,岳飛,文天祥,蘇軾,辛棄疾,譚嗣同……,數(shù)不勝數(shù)的熱血男兒傳承著屈原的`精神。可以這樣說,是他讓端午節(jié)熠熠閃光;是他讓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讓國人由蒙昧走向進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去找尋真理;又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來表達對祖國的愛戀。
但是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屈原的精神從未像今天離我們這么近,這么親切。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這場震驚海內(nèi)外的災(zāi)難,讓中國13億人民聯(lián)系的更加緊密,讓中國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處在人生的逆境中,卻時刻懷著對祖國燦若日月的情懷,隨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身雖死,情不改的愛國情結(jié),不正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嗎 那江上競飛的龍舟,不正是13億人民同心協(xié)力劃動的嗎 眾人劃槳開大船,在大自然的強悍面前,人類團結(jié)一致,血脈相連。
在這個粽葉飄香的季節(jié)里,我們走的更穩(wěn),更堅定,無往而不勝。只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愛中國!
端午作文 篇6
抬頭、望天,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站在粽葉飄香的小街上,聞著童年時那最愛的味道,我似乎又記起了那塵封已久的記憶,那顆曾天真單純的心……
小時候,我最喜歡聞的便是端午里粽子的味,香香的,甜甜的。似一朵正逐漸綻天的花朵迎面撲來的芳香,是那樣的清甜誘人。咬一口粽子,頓感柔軟,是那種不粘口,卻使人回味無究的酥糯。手拿著它,當(dāng)年的我像個野丫頭一樣四處瘋跑,恨不得向全世界人炫耀一遍,想讓所有人知道,我對粽子的喜愛。
因為童年的我很懶,每逢端午佳節(jié),父母及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包粽子,就連比我小的表弟表妹都在摻和,而我卻縮在被窩里,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心里喜滋滋的。等到粽子出鍋時,我瞄準(zhǔn)自己最喜歡的紅棗粽子,頭一個伸手去搶,媽媽每次都罵我嘴饞,卻不干活。
沒錯,我很嘴饞,至今依然如此,可是那香甜美味的粽子叫我怎能不迷戀?每一口的糯米,都融化進入我的.心房,每一口的紅棗都甜蜜了我的唇。吃完后,我收斂了自己瘋野的性子,乖乖地回去坐在屋里背唐詩。
也就是童年時那美味的粽子,那熱鬧的端午,陪我走過了屬于我的快樂時光。如今過端午,父母都忙于事業(yè),再沒有那份悠閑的心情與空閑的時間包粽子了,只能去超市,到街上買現(xiàn)成的回來吃。
剝開一層層的粽葉,熟悉的味道又一次撲來。依舊是那么酥軟的糯米,依舊是那么甜蜜的紅棗,都沒有了曾經(jīng)吃粽子時的感覺。是什么感覺呢?溫馨?幸福?熱鬧?快樂?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曾經(jīng)在家鄉(xiāng)熱鬧的端午,現(xiàn)在在大城市里卻冷冷清清。孩子忙于上學(xué),上班族忙于工作,白領(lǐng)忙于事業(yè)的發(fā)展,沒有多少人聚在一起重溫包粽子時的感覺,沒有多少人與親朋好友一起過端午,有的,只是那已逝的溫馨。
望著繁華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們,我不禁暗嘆一聲……
【端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的作文11-11
(精選)端午的作文12-25
[經(jīng)典]端午作文12-30
【精選】端午的作文01-04
端午的作文(經(jīng)典)01-14
端午的作文11-25
端午的作文11-17
端午作文(經(jīng)典)12-10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經(jīng)典]端午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