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
本次口語交際是“聽故事,講故事”,教材安排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描述!耙贿吙磮D,一邊聽老師講《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講講這個故事!边@兩條提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兩個任務:一是看圖聽故事。二是嘗試講故事。教材下方提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兩個要求:聽故事的時候,可以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nèi)容;講故事的時候,聲音要大一些,讓別人聽清楚。第二部分是圖畫。八幅連環(huán)畫,有序描繪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雖然故事稍長,情節(jié)較多,但具有反復的特點,且每個故事情節(jié)之間邏輯關系明確,
因此降低了聽故事和講故事的難度。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書中插圖。
教學目標
1. 能認真聽老師講故事,并借助圖片,聽懂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 能借助圖片講故事,講出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聲音響亮。
3. 有當眾講話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能認真傾聽故事,聽明白故事內(nèi)容;能借助圖片講故事,做到聲音響亮。
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教學反思
三亞市第四小學 盧燕
《語文新課程標準》把“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特別強調(diào)指出,小學階段應“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小學語文學科不僅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門交際的基礎工具學科。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符合小學語言學科的性質(zhì)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設計出面向全體學生能激發(fā)全員參與熱情的訓練方法,扎扎實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小貓釣魚》是一年級上冊學期末練習6的口語交際,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貓和貓媽媽共同去釣魚的過程,刻畫了一個三心二意的小貓。并借貓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只有一心一意的去做一件事,才會把這件事做好。
我把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作為公開課難免有些力不從心?偱伦约簞偃尾涣耍矣峙伦约喊殉植蛔 T蚴菍τ趧倓?cè)雽W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難度有些大。為了上好這堂課,我在網(wǎng)絡上下載了許多小貓的圖片,改編小貓兒歌,還精心做了小貓的頭飾,精心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精心設計內(nèi)容,巧妙安排教學內(nèi)容,加大課堂容量,縮短自己“講”的時間,才能給學生多講多說的機會。通過課前準備,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教材解析和教學目標(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6.聽故事粘圖書教案
10.部編版拼音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