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中的愛情古詩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中的愛情詩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3、《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4、《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5、《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6、《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7、《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8、《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9、《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詩經》中的婚戀詩
《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標志著中國文學光輝的濫觴!对娊洝钒L、雅、頌三部分,共收錄西周初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其中以愛情為題材的婚戀詩共計有77篇,其中風詩含71篇,占全部風詩160篇的48﹪,占《詩經》總篇數(shù)的25%左右,此外雅詩含6篇;閼僭姲☉賽墼姾突橐鲈妰刹糠帧
《詩經》中與戀愛有關的代表性作品有《周南·漢廣》《邶風·靜女》《衛(wèi)風·木瓜》《秦風·蒹葭》等。它們是《詩經》中最精華的部分,體現(xiàn)了當時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生活。概括起來,這些戀愛詩大致表現(xiàn)了四個方面的主題:
1.贈物定情。贈物定情這一主題在風詩中有充分的反映!缎l(wèi)風·木瓜》是一首絕妙的男女饋贈定情的典型小詩。年輕的姑娘把馨香的木瓜、木桃、木李獻給意中人,向他敞開了愛的心扉。年輕的小伙子毫不猶豫地回贈“瓊琚”“瓊瑤”“瓊玖”,且說“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彼此交換信物私定終身。純真的自由戀愛生活在詩人的筆下活現(xiàn)出來。
2.幽會密約。異性間的愛悅鐘情,自然導致的幽會。或進一步了解,或傾吐真情,或密切感情!囤L·靜女》是全部戀愛詩中狀描幽會、密約情景最完整的一首詩:人物、地點、過程盡含其中。文靜而秀美的少女,在城角處等待男主人公。少女故意躲避起來,急得男子“搔首踟躕”——撓著頭,走來轉去,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呈現(xiàn)出男子對所愛者的癡迷狀態(tài)。
3.邂逅相遇。生活中不期而會、一見鐘情之事屢見不鮮,而將之醞釀成詩則為周人所首創(chuàng),《鄭風·野有蔓草》就是例證。詩中寫到:“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鼻迦朔接駶櫾谠u說《唐風·綢繆》時指出:“此詩只描摹男女初遇,神情逼真,自是絕作,不可廢也!
4.思慕求愛。《魏風·汾沮洳》就是一首“女子思慕男子詩”,詩中描寫汾水河邊的低洼地上,有位采摘野菜的姑娘正在思慕她的意中人。在她看來,“彼其之子”是個“美無度”極其英俊的人;儀表“美如英”,品格“美如玉”,“殊異乎公族”,則是她愛慕思念的原因。詩歌造語雖輕淡,但所呈現(xiàn)的情思卻非常深邃、雋永。類似的篇什還有《鄭風·東門之墠》《秦風·蒹葭》等。
《詩經》中的婚姻詩又可分為賀婚詩、棄婦詩、思婦詩、抗婚詩、愛情諷刺詩等幾類。
1.賀婚詩。祝賀婚禮之詩首推《周南·關雎》,身材窈窕、性情善良之少女恰是有能力有德行男子的好匹配。寤寐反側狀思之深,琴瑟鐘鼓繪周人婚禮之狀之盛也!板幻滤挤薄拜氜D反側”抒發(fā)了求之而不得的憂思;“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寫求而得之的喜悅,同時描繪出周人婚禮之盛!蛾P雎》寫出了婚姻之一般,但這日常的情感生活中實在的諧美和欣欣之生意,卻是那風雅最深厚的根源。
2.棄婦詩。有結合,就有拋棄。這些詩篇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即婦女被欺凌壓迫的悲慘事實!睹ァ肥菞墜D詩的代表作,把女主人公同“氓”的戀愛、結婚、被虐待、被遺棄的全部過程淋漓盡致地敘寫出來,它揭示了這樣一個生活真諦:人格與道德品質是維系婚姻家庭的一個支柱!懊ァ钡耐髫摿x、背信棄義是造成這場婚姻悲劇的直接原因。像這類棄婦詩在《詩經》中尚有很多,棄婦詩的存在說明男女之間經濟地位不同,女性只是男子的附屬物罷了。所以恩格斯痛切地說:“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回到公眾的勞動中去。”
3.思婦詩。動蕩的社會、頻繁的戰(zhàn)爭及連綿不絕的徭役使夫妻離別,相互思念,這是思婦詩產生的社會背景。思婦的主題多是婦人對征戰(zhàn)和服役的丈夫的懷念,即所謂“怨女思曠夫”。而表現(xiàn)方式則各有各的特色,寫“首如飛蓬”不梳妝不打扮的哀怨,直訴自己“甘心首疾”的刻骨相思,這都成為中國古代情詩最典型的表達方法。
4.抗婚詩。著名的《鄘風·柏舟》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女主人公愛上一個“髧彼兩髦”的年輕英俊的男子,然而卻受到母親的無理干涉和阻撓,激憤中她大聲疾呼“之死矢靡它”,“母也天之,不諒人只”,這種怨天恨母的極度激憤的悲嘆,是對“父母之命”包辦婚姻制度的蔑視和反叛。此詩開創(chuàng)了女性爭取婚姻自主之先河,為后代女性爭取婚姻自由樹立了光輝榜樣。
5.悼亡詩。悼亡詩是配偶或夫或妻一方的早逝,活著的一方對逝去者的深切悼念。據(jù)此,可以尋繹到周人愛情之純潔忠貞,伉儷之情之深厚融洽!囤L·綠衣》是首悼念亡妻之作,主人公見物傷情,看到“綠衣”“黃裏”“黃裳”,引起綿綿不盡的哀思;而治衣糾過兩個情節(jié)則突現(xiàn)了亡妻之才德和賢惠。本詩亦為悼亡詩之鼻祖、悼亡詩之絕唱。
詩經中有很多描寫男女相戀的詩歌,其中《周南關雎》是較有代表性的一篇。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作品以“雎鳩”鳥關關合鳴的形象開篇,前四句詩講了“河之洲”上有一對雎鳩鳥關關合鳴,被一位青年看到。他受到某種啟示,結合自身,聯(lián)想到了“窈窕淑女”。這里運用了動物的形象。傳說雎鳩鳥雌雄情意專一,與其他鳥類有所不同!痘茨献犹逵枴罚骸啊蛾P雎》,興于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不乖居也。”我們今天雖然無法考證這種傳說的真?zhèn),但這里確實是用雎鳩鳥這一形象作為了感情專一這一心理追求的象征。
通覽《詩經》,像這樣以燕、雁、雀、鳩、鵲等鳥類形象作為愛情象征的詩文還有很多,大都是美好的情感載體。對于這一點,后文將再舉一例加以論述。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一個“窈窕淑女”的人物形象。對于“窈窕”一詞的解釋,通常有多種說法,筆者比較傾向于這種:“窈”是外在美,“窕”是心靈美,也就是說,這位淑女內外兼修,表里如一,理所當然是“君子”的佳偶賢伴。這樣一個美好的淑女形象反映了古人追求文質彬彬的審美心理。
在《詩經》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美好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以美人為意象,調動主體的審美感知與審美想象。反映了古人文質彬彬的心理追求。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首詩作者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一位窈窕美麗、賢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熱戀和追求,表達了對與她相伴相隨的仰慕與渴望,感情單純而真摯,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傷,展現(xiàn)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與靈動。少了后世詩作中的做作與浮艷,難怪乎孔子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詩經·衛(wèi)風·子衿》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衛(wèi)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 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 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 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 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 爰喪其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
執(zhí)子之手, 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對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們花前月下“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離死別、天涯孤苦,豈能不淚眼朦朧、肝腸寸斷?
《詩經·國風·衛(wèi)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表達了遠古時候青年男女自由相會,集體相會、自由戀愛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給集會上的意中人,男子則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為定情物回贈給心中的姑娘。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詩經·衛(wèi)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這首詩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贊美了一個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詼諧風趣,進而表達了對該男子的綿綿愛慕與不盡幽懷。
在眾多反映婚姻家庭的詩歌中,筆者選擇《周南桃夭》為代表進行簡要分析。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中,”桃”的意象十分的明顯,象征著女子的美貌和婚嫁的幸福!柏藏病笔翘抑﹄S風傾屈的樣子,象征女子身材婀娜;“灼灼”意為明亮,這里是描寫桃花開得繁盛,象征著女子容顏秀麗;“蕡”是果實豐盛的樣子,象征女子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因而帶有豐富的陪嫁;“蓁蓁”則是指桃樹枝葉茂盛,象征著女子身體健康!碧摇笔桥用烂驳南笳,同時也象征著吉祥、和睦。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桃一般的女子才能“宜其”“室家”、“家室”、“家人”。在這里,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加的和諧,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新嫁娘不僅貌美,而且會給婆家?guī)硇腋:图椋@也正是古人追求美善統(tǒng)一的審美心理的體現(xiàn)。
此外,在《詩經》中,還有很多植物的意象,例如蘭、荷、葛、蕭、艾、薪楚、桑林等,它們的象征意義比較復雜:除象征婚嫁生活得幸福外,還寄托了追求不得的苦悶,以及棄婦的不幸生活。后文將繼續(xù)加以論述。
詩中用”桃”來比的這個灼灼女子的形象就不必多說了。她與《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靜女》中“遺我彤管”的“靜女”,《碩人》中端莊健壯的“碩人”一樣,都是美的象征,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美的心理追求。
最后對棄婦詩《衛(wèi)風氓》加以分析。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詩中自始至終貫穿了“!币庀。桑樹枝葉高大,枝葉繁多,果實味道鮮美。作為樹的形象,當然也有四季變化的特征,由春到冬,桑的色彩由綠而黃,數(shù)量由多而少,形狀由高大而萎縮。這種特征與女子由清純而衰老的歷程十分相似。正因為如此,桑葉的“沃若”與“黃”、“隕”的對比,才得以成為詩中的女主人公從美如沃桑到年長色衰的象征。此時,視覺角度上的外部特征,引發(fā)了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將二者的外在變化規(guī)律加以聯(lián)系,充分反映了這種不幸的愛情帶給女性的巨大痛苦。在比的手法背面,讀者不難看出,“!背蔀榱伺躁幦嶂赖南笳,亦反映了天人合一,美善統(tǒng)一的審美心理。
另外,詩中“鳩”的意象也是不容忽視的!坝卩跌F兮,無食桑椹”,相傳,鳩食用過多的桑椹就會醉暈。這里用鳩貪食桑椹的意象比喻女子如果被男子的甜言蜜語所麻醉就會喪失理智而沉迷于愛情。于是后面緊接“于嗟女兮,無與士耽”,以相同的句式引出了作者真正想說的話:警戒婦女,不要與男子沉迷于所謂的愛情。這種意象使抽象的情感空間化為想象的自然境界。
鳥類的意象具有多種自然屬性,使寫作主體在這種刺激的觸發(fā)下由鳥及人,將鳥類的自由、美麗與堅貞和人的認知與情感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共同遵守客觀規(guī)律的天人合一的審美意境。
在《氓》中,作者為我們塑造的這一美麗哀婉的棄婦形象也是值得探索的。她對氓的愛熱情而由單純,一喜一哀全都源于氓的行為舉動;她樸實天真,一味地相信氓所有的蜜語甜言;她忠貞不二,雖然美貌在身,但出嫁后依然心甘情愿地在氓的家里過著貧苦的生活。然而當一切煙消云散的時候,她剛強勇敢,揭露了氓的虛偽殘暴,毅然了斷自己的感情,逃離氓的魔爪。面對父兄的嘲諷,她勇于為自己辯護。作者用棄婦的不平悔恨與深情哀嘆向我們詮釋著愛的真諦。這等剛強,有誰能想到是一個柔弱女子的行為呢?前后互為對比,互相引深,反映了古人剛柔并濟的審美心理。
《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瑰寶,開創(chuàng)了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興的手法雖然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但畢竟不可能是無中生有,生搬硬套。每一次的比興都有其中的奧妙所在。在這些意象中,很多在后世都形成了某種固定的象征意義,這與先秦時期人們的審美心理不無關系,甚至是密不可分的。正是這樣的審美心理追求的一代代傳承,才有了今天中華民族含蓄深刻的文化底蘊。古人內心的某中集體無意識的搏動,潛在地影響著他們創(chuàng)作的心理,將這些審美意象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詩歌以鮮明的意象層面映射含蓄的心理層面,對于今天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研究價值。
詩經中的全部愛情詩
一、周南·關雎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二、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三、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四、衛(wèi)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五、鄭風·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六、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jì)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七、鄭風·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
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豈敢愛之,畏我諸兄。
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
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八、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九、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十、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十一、鄭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十二、衛(wèi)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詩經中的愛情古詩】相關文章:
《詩經》中的愛情11-04
詩經中的愛情詩經典09-20
解讀《詩經》中的愛情08-25
詩經中的愛情的名句精選11-08
詩經中的經典愛情名句10-25
詩經中的愛情名句09-27
《詩經》中的愛情約會10-06
《詩經》中的愛情淺釋09-07
論《詩經》中的愛情07-29
詩經中的愛情名句精選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