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的原文賞析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的原文賞析1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唐代〕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靥妒律睿G筱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譯文
江上碧波蕩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島沙洲。
巖石下潭水漩流不見底,綠油油細竹傍岸長得稠。
鮫人潛在潭底不見蹤影,漁翁唱起棹歌自在優(yōu)游。
回想起與您分手的時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陽斜照著傍晚的景物,獨坐在小島上興味無窮。
向南方遙望家鄉(xiāng)鹿門山,歸來滿腹都是別緒離愁。
賞析
此詩可分三部分。前六句為一部分,描寫詩人漢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嶼的情景。先寫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漢水中,小島顯得更加突兀。這兩句詩扣題面而不直接寫登孤嶼,而只以“水落沙嶼出”暗示。緊接著重寫漢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測。岸邊的翠竹,密密匝匝。傳說中的鮫人,潛伏在水中。江上的漁父唱著歌兒,怡然自得。張華《博物志》載:“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其眼能泣珠!痹娙藢h江、漢江兩岸的`景色、傳說中的鮫人、江上的漁父交織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現(xiàn)漢江的神奇美麗。既寫游漢江,同時也為后文回憶與王迥泛舟作鋪墊。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憶與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嶼。詩興非一,興致無窮,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鋪墊,這里只以“夕陽”一句景語,“中坐”一句情語,就將兩人一起游覽的情景,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
最后兩句為第三部分,抒寫詩人對王迥的思念。因為思念王迥,遙望王迥住的鹿門山;回到家中,仍然悵然若失。詩以美麗的漢江為背景,以游漢江為情節(jié),把相思的感情通過具體的生活抒寫出來,真摯而又綿長。結構上以游漢江開始,以歸家作結,中間插入一次游漢江的回憶。全詩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如同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中的王迥是一位隱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誼深摯。孟詩中關于王迥的詩作很多。此詩是作者登漢江中的一個小島時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的原文賞析2
古詩《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②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③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晚照,中坐興非一。④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⑤
作品賞析
【注解】:
① 詩題又作“登江中孤嶼貽王山人迥”。王迥:孟詩中關于王迥的詩作很多,是詩人的好友,關系相當密切。
、 傍:又作“邊”。
、 鮫人:傳說中的海底怪人。歌自逸:又作“自歌逸”。
④ 開晚照:又作“門返照”、“開返照”。
、 鹿門山:在襄陽城南三十里。
【鑒賞】:
詩可分三部分。前六句為一部分,描寫漢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嶼。先寫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漢水中,小島顯得更加突兀。這兩句詩扣題面而不直接寫登孤嶼,而只以“水落沙嶼出”暗示。緊接著寫漢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測。岸邊的翠竹,密密匝匝。傳說中的鮫人,潛伏在水中。江上的漁父唱著歌兒,怡然自得。張華《博物志》載:“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其眼能泣珠!痹娙藢h江、漢江兩岸的景色、傳說中的鮫人、江上的漁父交織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現(xiàn)漢江的神奇美麗。既寫游漢江,同時也為后文回憶與王迥泛舟作鋪墊。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憶與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嶼。詩的'大意是這樣:回想起與你分別的時候,我們一起泛舟的情景,仿佛昨天的事情。在夕陽的晚照中,我們坐在孤嶼上,興致勃勃。興非一,興致無窮,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鋪墊,這里只以“夕陽”一句景語,“中坐”一句情語,就將兩人一起游覽的情景,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
最后兩句為第三部分,抒寫詩人對王迥的思念。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的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贈從弟原文及賞析12-18
贈內人原文及賞析02-27
登快閣原文及賞析02-27
《登兗州城樓》原文及賞析03-02
贈程處士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贈花卿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獄中贈鄒容原文翻譯賞析12-17
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02-26
《登飛來峰》原文及賞析02-26
與諸子登峴山的原文及賞析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