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薄弱環節是農業現代化。要著眼于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在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在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5月27日),《人民日報》2015年5月29日
學習札記
如今,農業科技化浪潮正在全球興起,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都在制定實施新的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與運行機制,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搶占農業科技發展的制高點。
盡管我國農業良種化、水利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但農業現代化還是“新四化”建設的短腿,“十三五”期間,補齊農業發展的短板仍需科技發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以科技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就是要走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現代經營制度為依托的現代農業之路,這是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要實現現代化農業發展目標,就必須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通過示范引導,積極發展設施農業。要重視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推動建立全程控制的現代農業管理水平。要多產融合,建立完善新興農業產業體系,加強培養壯大新型農民隊伍。
——劉興土
劉興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全國濕地和東北區域農業的研究。
融會貫通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然而目前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必須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是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產體系,把農業建成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的過程;也是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過程。
興農富農,科技先行。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是現代農業的動力源泉,走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最關鍵的是要以農業科技作支撐。
因此,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發展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時期的新型職業農民,大力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現代農業建設,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更多分享現代化建設成果,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