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入:
一 莊子及《莊子》簡介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史。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邀其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今存33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7篇為莊子所做,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出于其門人及后學之手。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文學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保ā肚f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二 字音
鯤( )鵬 摶( ) 齊諧( )
坳( )堂 遷徙( ) 北冥( )
夭閼( ) 沮( )喪 榆枋( )
斥鴳( ) 舂( )米 晦朔( )
泠( )然 蓬蒿( ) 翱( )翔
蜩( ) 惡( )乎待哉 窮發(fā)( )之北
知( )效一官 決( )起而飛
數(shù)數(shù)( )然 飡( ) 蟪( )
瓠( ) 鷦鷯( ) 瞽( )
俎( ) 樽( ) 掊( )
洴( ) 澼( ) 絖( ) 鬻( )
三 初讀文選,將有問題的字詞句記錄下來。
問題深入:
一 解釋加點字詞:
1 怒而飛 2 志怪者也
3 去以六月息者也 4 之九萬里
5 眾人匹之 6 而后乃今培風
7 適百里 8 以久特聞
9 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10 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11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12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二 判斷文言句式
1 鷦鷯巢于深林。 2《齊諧》者,志怪者也。
3 莫之夭閼者。 4 之二蟲又何知!
5 物莫傷之。 6 彼且奚適也?
7 彼且惡乎待哉? 8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三 解釋古今異義詞
果然:古義: 今義:
雖然:古義: 今義:
文章:古義: 今義:
眾人:古義: 今義:
四 翻譯固定句式
1 奚以……為?
2 其……?其……?
五 文化常識(關于紀日法)
晦:
望:
朔:
鞏固提高:
一 誦讀文選,識記名句。
二 閱讀教材第87頁“相關鏈接”。
三 完成教材第87頁課后第二題。
鵬之徙于南冥 2
問題導入:
一 閱讀練習冊第95頁“本文重點探究”。
二 歸納文選每段主旨。
1
2
3
4
5
問題深入:
一 梳理文章結構,回答相關問題。
結構:萬物皆“有所待” 1.文選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萬物皆“有所待”?
↓
↓
↓
↓ 2.鵬與蜩、學鳩之類的“所待”相同嗎?區(qū)別是?
↓
↓
↓
萬物所待有“小大之辯” 3.為什么萬物所待有“小大之辯”?
↓
↓
↓
↓ 4.聯(lián)系自身,我們應該選“小”還是“大”?
↓
↓
↓
世人亦“有所待” 5.文選列舉了哪幾類“有所待”之人?他們達到
↓ 莊子所言的“逍遙游”的境界了嗎?
↓
↓
什么是“逍遙游”
↓
↓
如何才能達到“逍遙游”的境界
二 文選有哪些可借鑒的寫作技巧?
三 學有所思。
1 回顧所學,在哪些人身上你看到過這樣的人格?
2 對現(xiàn)代人來講,“逍遙游”的境界很難達到,但莊子在文章中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一種生命的引導,無論我們從哪個方面解讀,都可以把《逍遙游》中的點點滴滴轉(zhuǎn)化為今天的生活態(tài)度。通過學習文選,你覺得莊子的逍遙游精神給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帶來哪些啟示?
鞏固提高:
閱讀文選,按要求回答問題: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莊子外篇秋水》
1.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2)
2.有人說,“莊子釣于濮水之時面臨著雙重誘惑”!半p重誘惑”你是怎樣理解的?
葉璟
[《鵬之徙于南冥》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