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市城區(qū)學校初一年級校際聯(lián)動語文集體備課教案
課 題 三峽 課 型 新授 課 時 2 整合時間 10.20
主備人 胡佳佳 授課人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標 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三峽的景物特征
背誦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匯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順序的方法
重 點 積累文言詞匯;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 點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激情。
突 破
策 略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
課 前
準 備
教 學 設(shè) 計 詳 案 集體交流意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孕育了眾多為世人所稱道的奇山異水,它們猶如一朵朵奇葩綻放在花團錦簇之中,今天,我們采摘了其中的一朵,一起來領(lǐng)略它迷人的風采。
播放投影,欣賞“三峽風光”(以《長江之歌》為背景音樂)
(教師解說)2002年11月6日,集防洪、發(fā)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chǔ)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麗的自然三峽就這樣被歷史分為兩段:一段永遠沉入水底,這是令人遺憾的;幸運的是還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們的記憶中。烙印在我們記憶中的,除錄像、光碟、圖片外,文學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峽的美麗。
長江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特別是三峽的景致更是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向往。這里我們用歌來唱它,畫家用筆來畫它,古人用文章來寫它…… 今天,我們來看看,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曾來過此地,用自己的親見親歷撩開了三峽的神秘面紗,讓世人真正認識了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這節(jié)課讓我們隨著他的描繪一起來領(lǐng)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板書《三峽》。題解:峽,兩山夾水的地方。
二、作者簡介:
酈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陽擔任過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并且愛好游覽,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內(nèi)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并且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認為,地理現(xiàn)象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經(jīng)過歷代的更迭,城邑的興衰,河道的變遷和山川名稱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須不斷充實完善。他參閱了437種書籍,通過自己的實際考察,終于完成了《水經(jīng)注》這一地理巨著。本書共四十卷,記述了1,252條河流的發(fā)源地點、流經(jīng)地區(qū)、支渠分布、古河道變遷等情況,同時還記載了大量農(nóng)田水利建設(shè)工程資料,以及城郭、風俗、土產(chǎn)、人物等!端(jīng)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文筆,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祖國的壯麗山川。
三、自由讀課文。注意:停頓、字音。
1、注意節(jié)奏。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
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重點字讀音。
闕處(quē) 重巖疊嶂(diézhàng) 隱天蔽日(bì) 曦月(xī) 襄陵(xiānglíng ) 沿溯(sù)
素湍(tuān) 絕巘(yǎn) 飛漱(shù)
長嘯(xiào) 屬引(zhǔ)
四.理解大意
1、通假字。 略無闕處。 闕通缺,空缺,中斷。
哀轉(zhuǎn)久絕。轉(zhuǎn)通囀。聲音宛轉(zhuǎn)。
2、詞類活用。
雖乘奔御風不以急也。奔:動作名,指飛奔的馬。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湍:形作名,指急流。
回清倒影。清:形作名,指清波。
每至晴初霜旦。霜:名作動。指結(jié)霜。
3、一詞多義。
自:自三峽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以疾也 如果
或:或王命急宣 有時
或以錢幣乞之 有的人
絕:哀轉(zhuǎn)久絕 消失
絕巘多生怪柏 極高
4、本課應強調(diào)的其它重點解釋。
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自非:如果不是。
略無闕處。略無:沒有一點兒。
雖乘奔御風不以急也。雖:即使。不能譯為“雖然”。
則素湍綠潭。則:那么。清:白色的。素湍:雪白的急流。
故漁者歌曰:故:所以;因此。
5、重點句子的意思。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譯: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巖和山峰,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除非是中午或半夜,其它時間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譯:等到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
(4)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白帝城和江陵)兩地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不認為這樣快。
(5)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
譯: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兩岸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峭壁上生長著姿態(tài)怪異的柏樹,
(6)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懸泉和瀑布,在山間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有很多趣味。
五、口頭譯全文。
從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tài)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jié)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xù)不斷,異常凄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課堂作業(yè)
1.翻譯句子。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下列描寫自然景觀的句子,寫夏季景色的是(B)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B.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C.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D.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舊課
(字詞翻譯問答)
二、研討課文。
1、閱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
自然段 季節(jié)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征
1 四季 山 連綿高聳
2 夏季 水 洶涌湍急
3 春冬季 山、水、樹(柏) 清榮峻茂
4 秋季 猿 凄異哀轉(zhuǎn)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或提問:寫景的特點是什么?]
(1)抓住三峽主要特征來寫,突出其山水風光。
(2)在四季變化中展現(xiàn)三峽的奇特壯美。
(3)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三峽的整體的富于動感的景色。
二、品讀--揣摩妙點。
師: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F(xiàn)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文字投影):我們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jié)構(gòu)、描寫的角度(動靜、粗細、遠近等多方面)著手。
老師舉個例子: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落筆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點是山高嶺連,峽窄水長;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則從側(cè)面烘托了三峽峰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三、聯(lián)想想象,拓展思維。
1、同學們,學了這篇優(yōu)美的文章,你能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歌來概括本文的意境嗎?
《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討論: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一、二句和原文哪些句子相照應?三、四句和哪些句子相照應?
答案:一、二句照應“朝發(fā)……千二百里”。三、四句照應“高猿……哀轉(zhuǎn)久絕”。
四、總結(jié)全文:
酈道元真不愧為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學家豐富的游歷和散文家豐厚的文學功底,把《水經(jīng)》里的一條注釋作得如此優(yōu)美,真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卻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納山水草木,羅入古猿怪柏,其筆法確實精妙至極。難怪余秋雨先生說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中的《三峽》,使后人再難調(diào)動描述的辭章了。
五、板書設(shè)計:
《三峽》 酈道元
總: 山 勢 雄偉綿延 雄壯美
夏:水 迅猛湍急 奔放美
分: 春冬:水、樹、山 秀麗奇絕 清悠美
秋:林、澗、猿 凄清悲涼 凄婉美
課內(nèi)練習
課后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教
學
反
思
古月正
[三峽(蘇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2.《三峽》教案
3.《三峽》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