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的傳人》教案 推薦度:
- 大班音樂課教案《龍的傳人》含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龍的傳人教案(通用7篇)
編寫教案要依據(jù)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精心設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龍的傳人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龍的傳人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nèi)容。
2.欣賞有關(guān)龍的藝術(shù)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運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2.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歌
2.聽音樂律動
(二)聽賞歌曲:
1.初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播放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2.你們聽過這首歌嗎?誰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課題《龍的傳人》
3.復聽:你聽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換了演唱者,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感覺?(播放《龍的傳人》)
(三)學唱歌曲:
1.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唱一下。(聽唱法)
1)請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跟著錄音輕聲模唱,
3)跟著錄音一起唱。
2.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龍的故事、文化進行探索和了解。
1)欣賞色彩、造型各異,適合學生年齡的表現(xiàn)龍的作品。
2)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龍的角、身軀、爪、鱗、尾巴各像什么動物?
3)引導學生從資料中獲知: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4)為學生介紹龍的`名稱: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角龍、無角者為蝎龍、未升天者為婚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
3.跟隨錄音演唱《龍的傳人》
(四)總結(jié)、下課。
[龍的傳人教案]相關(guān)文章:
1.師說教案教案
2.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
3.《科學與藝術(shù)》教案教案
4.《列子》的教案
5.《過年》的教案
6.《畫》的教案
7.《鱒魚》的教案
8.《鋤禾》的教案
9.《春風》教案
10.報任安書教案
龍的傳人教案 2
活動目標:
1、欣賞龍的形象、色彩和姿態(tài),了解龍的象征意義。
2、通過看看、學學、玩玩,了解有關(guān)龍的民族風情,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歌曲,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用恰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龍的傳人》音樂磁帶。課件《龍》。
2、帶有龍圖案的物品,如:被面、唐裝、扇子等。
3、舞龍道具紅稠布、彩球,音樂《金蛇狂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想一想,你聽過沒有?會不會唱?"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長江,黃河-是我們中國的兩大河流)歌曲里還唱到了什么?(龍)
2、尋找龍,初步感知龍的特征。
1)提問"你在哪里見過龍?""請你找一找,龍藏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
2)尋找?guī)в旋垐D案的裝飾。
3)播放音樂,集合幼兒,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你找到龍了嗎?它在哪里?你愿意學一學它的動作嗎?"
小結(jié):龍可真多呀,衣服、被面、扇子上有,還有掉墜、印章呢,龍呀是一種吉祥的圖案。
4)欣賞龍的圖片,觀察龍的特點,模仿龍的動作
提問:"龍長什么樣?(它象什么?什么地方最象?)"(龍的頭和什么動物非常象?身體象什么動物?爪子、角、身上的鱗片呢?)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小結(jié):馬的頭、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虎的爪。
3、看課件,了解龍的象征意義。
1)回憶自己的經(jīng)驗:請大家想一想,你還在哪里看見過龍?
2)看課件,了解更多帶有龍圖案的東西。如:九龍壁、華表、龍舟等。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龍圖案的東西,用你的小眼睛仔細看一看,你見過嗎?教師和幼兒一起看,邊看邊認。(過度:哇!有龍圖案的東西可真多呀!)
3)思考: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真的龍?到底有沒有真的龍呢?聽一段錄音你就明白了。
4)聽錄音,了解龍的由來。
小結(jié):生活中由于沒有真的龍。磕撬悄睦飦淼?(人們想象出來的)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龍,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ㄖ腥A民族的象征和標志,外國人經(jīng)常把我們中國稱為"東方巨龍",我們中國人呢,就是龍的傳人。)
4、了解民間風俗:賽龍舟、舞龍。體驗舞龍游戲的樂趣。
師:在我們中國,還有一些民間的風俗和龍有關(guān)呢。你們看,他們在干什么呀?(賽龍舟--慶祝美好的生活)我們中國還有一種民間風俗:舞龍,你看見過嗎?老師這里有一段錄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觀看錄象,了解舞龍的風俗。"舞龍好玩嗎?他們怎么舞龍的?(徒手學一學)這是我們金港鎮(zhèn)全民運動會上,表演的節(jié)目,象征著歡樂的氣氛,祝愿我們的運動會圓滿成功。再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它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們也來舞龍慶祝一下,好嗎?"
2)游戲:舞龍。幼兒分成兩組舞龍,老師手舉彩球帶領(lǐng)幼兒游戲。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去尋找龍的圖案,龍的神話傳說,進一步加深對龍的認識。
教學反思:
我和孩子們情感充沛,感情激蕩。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動情,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感情激發(fā)的情境——請薛涵同學給大家表演唱《龍的傳人》這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枨。到大家最為熟悉的歌曲部分時全班情不自禁齊聲高歌,此刻,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個“情感場”。學生在這一“場”中學習語文,感悟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龍的傳人教案 3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熟練有感情地演唱《龍的傳人》,感受小調(diào)式旋律的特點。
2、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3、初步感受并找到旋律中最穩(wěn)定的la音。
(二)過程與方法
1、鞏固音名和唱名的概念,理解拍號的意思,懂得如何數(shù)節(jié)拍以及節(jié)拍之間的強弱關(guān)系。
2、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對祖國河山、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學生知道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在演唱和欣賞的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1、讓學生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并能自信地演唱《龍的傳人》。
2、理解拍號的含義,懂得什么是節(jié)拍以及節(jié)拍之間的強弱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1、通過學唱《龍的傳人》,能聽出旋律唱名,并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初步感受到旋律中最穩(wěn)定的la音。
2、發(fā)揮學生想象力,把對龍的喜愛轉(zhuǎn)化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感受小調(diào)的旋律色彩。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PPT鋼琴
教學方法
聆聽法教唱法
教學時數(shù):45’X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龍的傳人》視頻,吸引學生注意,預先給學生印象。
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嗎?
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華夏子孫都喜歡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傳人就是龍文化的傳承者和繼承者。
這首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出示課件-3,介紹詞曲作者。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唱《龍的傳人》,板書課題:龍的傳人
二、新授
1、出示課件,欣賞張明敏《龍的傳人》視頻。
2、曲式分析,從1=G復習音名和唱名(學生聽老師彈音階并跟唱),從4的記法和讀法,以及各拍號在小節(jié)中的強弱規(guī)律。
。ㄕ埻瑢W們翻開課本第14頁)
。1)什么是節(jié)拍?
音樂中按一定規(guī)律作周期性循環(huán)的強拍和弱拍的序列稱為節(jié)拍。
在樂譜中用拍號來標明,拍號上面的數(shù)字表示每小節(jié)的拍數(shù),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
常見拍號及其表示強弱規(guī)律見下表。
。2)最常用的節(jié)拍有哪幾種?
(3)每個小節(jié)只有一個重拍。
二二拍強弱四二拍強弱一般用在較為莊嚴的進行曲,如《國歌》等。四四拍強弱次強弱一般用在較為抒情、緩慢的樂曲上。四三拍強弱弱一般用在比較歡快活潑的舞曲性質(zhì)樂曲上。八三拍強弱弱八六拍強弱弱次強弱弱
3、師彈唱或范唱旋律,學生邊聽邊觀察曲子的節(jié)奏及特點,找到旋律中最穩(wěn)定的音。
4、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速度來演唱這首歌曲呢?
5、學唱《龍的傳人》
。1)欣賞張明敏演唱《龍的傳人》,品味張明敏的演唱情緒。
。2)師彈唱或范唱曲子,學生邊聽邊觀察曲子的節(jié)奏特點。
。3)學生點拍模唱曲子。
。4)活動一:接龍視唱《龍的傳人》旋律。
。5)活動二:分組將歌曲旋律與歌詞配上
(6)歌曲分析,《龍的傳人》為自然小調(diào)式,不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四四拍,偶數(shù)小節(jié)采用了相同的節(jié)奏,給人無比眷戀之感。多處使用“合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讓歌曲在平穩(wěn)中求變化,應和了中華民族含蓄內(nèi)斂、平和節(jié)制的民族特性。
《龍的傳人》根據(jù)旋律情緒的變化可分為幾個樂段?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身為龍的傳人的海外游子對祖國母親和家鄉(xiāng)的無比思念與眷戀之情。)
(7)活動三:與同學交流,這兩個樂段的旋律有什么特點?引出“合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
第一樂段主音從低音區(qū)起唱,至屬音后,返回主音,濃濃的小調(diào)色彩,低回淺唱的敘述,帶著深思與遐想,讓人們的思緒飄到了遙遠的東方??
第二樂段用一個五度音程的級進和3個四分音符(全曲最高音)的同音反復,將第一、第二句深沉含蓄的`敘述和第三、第四句振臂疾呼的抒懷巧妙地分成了兩個段落;帶有吶喊式表達的屬音反復,在旋律的下行中到達主音。全曲表達流暢,一氣呵成。
歌曲為自然小調(diào)式,不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結(jié)構(gòu)規(guī)整,全曲音域僅六度,以級進為主,易于傳唱。節(jié)拍為四四拍,節(jié)奏單純,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構(gòu)成,偶數(shù)小節(jié)采用了相同的節(jié)奏,深情、莊重地表達出“龍的傳人、炎黃子孫”的濃濃愛國情懷。全曲多處使用“合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歌曲在平穩(wěn)中求得變化,也應和了我們民族含蓄、內(nèi)斂的民族特性。
三、綜合測評。出示課件。
1、記住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2、拍擊下面的節(jié)奏,并填寫拍號。(P14)
3、接龍視唱《龍的傳人》的旋律,每組唱兩小節(jié),評價一下準確性和銜接效果。
四、課堂小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龍的傳人》這首愛國歌曲,領(lǐng)略了華夏兒女對祖國母親刻骨銘心的愛戀。今天,我們作為龍的傳人,為自己身為炎黃子孫,身為龍的傳人而感到驕傲
和責任重大!要為祖國母親這條巨龍的崛起、騰飛而努力學習
龍的傳人教案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生字詞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等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疑激趣導入課題
放歌曲《龍的傳人》
、僦肋@首歌曲的名字嗎?
、陉P(guān)于龍,你都知道些什么?
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么人?
過渡:中國人為什么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guān)龍的資料。)
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自由朗讀課文
.討論交流
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集體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課件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跡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yōu)槭裁窗妖埉斪鞒绨莸膱D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谥笇W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xiàn)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弁卣菇涣鳎耗氵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1.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么?邊讀邊在書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后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小組內(nèi)匯報交流: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ハ嘟涣黝}目檢測閱讀效果。
感情朗讀升華認識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播放歌曲
生自由練讀。
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學生跟唱,引發(fā)情感共鳴
拓展延伸
搜集有關(guān)龍的資料,創(chuàng)辦專題讀書筆記。
龍的傳人教案 5
一、教學目的:
1、喜愛本單元所選的贊頌中華文明又富于民族特點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賞活動中表達愛國之情。
2、通過學唱《龍的`傳人》,感受小調(diào)式旋律的色彩特點;通過學唱《我是中國人》,領(lǐng)略京劇西皮腔的韻味。
3、了解作曲家聶耳。
二、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感受歌曲
二、學唱歌曲
1、模唱
2、學唱歌譜
。1)復習常用音符、節(jié)奏。
(2)復習音階。
(3)鼓勵學生嘗試。
3、再唱歌曲,表現(xiàn)華夏兒女對祖國母親刻骨銘心的愛戀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龍的傳人》
二、學唱《我是中國人》,感受并表現(xiàn)京劇西皮唱腔
三、欣賞教學
1、男聲獨唱:《鄉(xiāng)音鄉(xiāng)情》
2、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感受樂曲情緒的同時介紹聶耳生平及作品。
3、管弦樂曲:《紅旗頌》
龍的傳人教案 6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龍的文化、歷史,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小組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塑造一個龍的新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引導學生體會龍的,樹立自己的民族,以我們是龍的傳人為榮。通過集體完成一件美術(shù)作品,培養(yǎng)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龍的文化、歷史,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塑造一個龍的新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guān)龍的圖片資料、身邊動物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ń處煟┒嗝襟w課件。
教學過程
1.圖片激趣,引出《龍的傳人》。
(1)課件展示:北京故宮九龍照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議一議:為什么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我們的祖國是,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
2.龍的由來(文化、歷史)
。1)龍的形象已出現(xiàn)了六千余年,它現(xiàn)在的形象經(jīng)過了三個時期的演化。
課件:商周——秦漢,秦漢——隋唐,唐宋——明清
請學生說說這三個時期龍的形象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龍的歷史:紅山文化遺址——玉龍,趙州橋欄板雕刻——雙龍,北京故宮太和殿前云龍紋。
學生欣賞并判斷分別處于哪個時期?
。3)龍是古人對魚、鱷、蛇、馬等動物和云、虹、雷、電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神物。
、僬垖W生找找龍的各部位各自分別具有由哪幾種動物的特征?
②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龍的形象?
請學生介紹、展示、交流——“豐富感性體驗”。
③“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你覺得龍還有其它動物的一些特征嗎?
、芨鶕(jù)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動物的一些特征來創(chuàng)造一條,你心目中的龍嗎?
請學生說一說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龍。
3.創(chuàng)作實踐,審美體驗。
(1)根據(jù)你的理解和想象,創(chuàng)編你心目中的龍。
。2)自我,體驗審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一些龍的傳說故事、龍舟賽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ń處煟┒嗝襟w課件。
教學過程
1.龍的傳說故事——“激發(fā)興趣”
。1)龍的傳說——“龍生九子”
20展示資料、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龍的故事?
請學生說一說。(鯉魚跳龍門)
(3)“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
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
2.民俗傳統(tǒng)活動——“民族”。
。1)澳門回歸——舞龍慶祝。
墨西哥、日本華人舞龍迎新春,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用鮮花堆成的巨龍,象征中華民族的騰飛。
。3)端午節(jié)賽龍舟。
①簡介端午節(jié)及愛國詩人——屈原。②賽龍舟怎樣才能贏得勝利?——集體合作的團隊力量。
。4)學生展示交流自己賽龍舟圖片資料,豐富體驗和創(chuàng)作素材。
3.賞析作品——“內(nèi)化知識”
書中的學生畫龍舟賽作業(yè),請學生賞一賞、評一評。
4.創(chuàng)作實踐——“外化表現(xiàn)”
根據(jù)你的資料和你的想象,創(chuàng)作一幅激烈的龍舟賽的場景。
請學生想一想、學一學、畫一畫。
5.展示——“審美提升”
自我、同學建議、教師點評,體驗審美情趣,感受龍舟賽。
課后:布置學生做作“紙接龍舟”。
龍的傳人教案 7
[教材簡析]:
我國有8000年的龍文化,龍在中國文化中,幾乎無處無之。數(shù)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jié)日與龍有關(guān),在中國的各個省區(qū),都有與龍相關(guān)的名勝古跡或山川湖泊,每處又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故事。許多的文人墨客都用手中的筆歌頌和贊美龍。
本篇課文是一首詩歌,共有六個小節(jié)。以兒童的視角通過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之口介紹龍、贊美龍,并賦予龍新的含義。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學習本課六個生字,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基本技能:用自己了解的事實,以祖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補寫詩歌的第五段。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能夠領(lǐng)會龍被賦予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從小樹立為使東方巨龍騰飛而奮斗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能夠領(lǐng)會龍被賦予的.深刻含義。
2、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從小樹立為使東方巨龍騰飛而奮斗的遠大志向。
[教具準備]:
1、教學課件
2、配樂《龍的傳人》
[教學用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
同學們,龍是什么?通過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龍的理解。
2.介紹查閱的資料
老師了解到課前同學們查閱了大量資料,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雖然節(jié)日來歷與龍無關(guān),但節(jié)日的慶祝則非有龍不可。上元夜必舞龍燈,要扎鱉山或草龍,上布燈燭。清人有《龍燈斗》一詩,記元宵夜舞龍燈盛況:“屈曲隨人匹練斜,春燈影里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云露爪牙!
二月初二為龍?zhí)ь^日,舊俗在這一天要用草灰彎彎曲曲地由門外灑到廚房內(nèi),稱為“引龍回”;小童在這一天開始入書房讀書,稱為“占鰲頭”;讀書人在這一天要理發(fā),以取龍?zhí)ь^的吉祥之意。
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或源于遠古的避邪消災的儀式(因為古人以五月為不祥之月).或源于遠古的祭龍儀式,端午賽龍舟在我國歷史可謂悠久,其起源可能與上古時人們認為神仙乘坐龍舟飛行有關(guān)。古代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唐代大規(guī)模的龍舟賽,要有幾十條龍舟參加。唐人張健封的《竟渡歌》描畫了競賽場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鸞,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掉影瀚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苯裉斓凝堉劬苟刹粌H成為我國南方水鄉(xiāng)端午節(jié)必然進行的一項慶;顒,而巨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內(nèi)外龍的傳人團結(jié)一致、共同振興中華的一項表征。
同學們了解得非常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大人們是怎樣說的--板書課題
《大人們們這樣說》(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ㄒ唬┏踝x課文,1、解決生字讀音。
2、把課文讀通讀順。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難點保留討論。
4、思考課文每一個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好,開始吧!
。ǘz查初讀
1、課件出示生字詞:
蠶蟻翻攪騰云駕霧呼風喚雨嘉峪關(guān)
噴涌呼嘯崇山峻嶺大壩旭日東升
指讀、齊讀
說說詞語的意思
2、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3、同位共讀一本書,相互正音。
4、說說課文每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深入研讀、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指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深入研讀
。保畬W習課文1自然段,指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想一想本小節(jié)在全詩中起到了一個什么作用?
。ǹ偲鸲,引起下文)除了這段中提到的與龍有關(guān)的活動、藝術(shù)品、地名,你還知道跟龍有關(guān)的什么?
你能說得清龍是什么嗎?
2、分別知名讀2--6小節(jié),看看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先在小組中共同討論一下,解決不了的提交全班共同討論。
3、小組討論學習。
奶奶、爺爺、爸爸說龍是什么?這是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中對龍的闡釋,而在祖國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今天,人們又賦予龍什么新的含義?
板書:三峽大壩、京九鐵路、火箭發(fā)射......
看到這些,你的心情如何?用這樣的自豪之情練習讀課文
你還知道哪些我們國家取得的新成就,模仿第五自然段的樣子再寫幾句。
神舟六號升天、西部大開發(fā)......
4、同學們,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這條巨龍正在躍出東海,她要去搏擊萬里長空,她要去迎接旭日東升,她要騰飛,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讓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后一個小節(jié)。
5、課件出示音樂,聯(lián)系配樂朗誦。
6、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為了讓祖國騰飛,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板書設計:
大人們這樣說
奶奶騰云駕霧呼風喚雨
爺爺故鄉(xiāng)中國
龍爸爸長城--龍的身影、歷史的見證
媽媽三峽大壩、京九鐵路、火箭發(fā)射
老師巨龍騰飛
作業(yè)設計:
1、聯(lián)系寫生字。
2、用你知道的事實補寫第五自然段。
【龍的傳人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辟龍的傳人》教案08-01
關(guān)于《龍的傳人》教案4篇08-02
《龍的傳人》教案(通用10篇)11-30
龍的傳人說課稿10-18
龍的傳人作文10-02
(精選)龍的傳人作文05-07
詩歌:龍的傳人07-03
《龍的傳人》教學反思08-05
龍的傳人音樂說課稿09-02
龍的傳人教學反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