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與勇氣和智慧同行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與勇氣和智慧同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與勇氣和智慧同行1
今天,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感受頗多。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困難并不可怕。
這本書講了一個名叫魯濱遜的青年,他富有冒險精神,不顧父母三番五次的勸告,執(zhí)意作了一名水手,但不幸遭遇風暴,流落孤島,他在孤島上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最后終于在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魯濱遜讓我不得不向他叫好,不得不使我吃驚。二十八年,是多么的渺茫!我不敢想,甚至不能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更使我不能相信的是,他竟然在外漂流28年,又歸還了故鄉(xiāng)!
這讓我在吃驚之余又很疑惑,為什么魯濱遜在流落荒島幾十年后又回到了故鄉(xiāng)?如果流落荒島的不是魯濱遜,而是我,別說28年,就是28個小時我也呆不下去。最后,我終于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不怕困難。
魯濱遜上島以后,面對著無數(shù)的困難,比如說,荒島上只有他一個人,孤苦伶仃、沒有食物吃、沒有衣服穿.........數(shù)不勝數(shù)。但魯濱遜卻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去戰(zhàn)勝困難。到了最后,他終于戰(zhàn)勝了所有的困難,回到了故鄉(xiāng)。由此,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無論什么困難,只要你想戰(zhàn)勝它,你就一定能做到,只要你真的付出了努力。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平常我一遇到困難,就變成了一幅無能為力的樣子,每次都會失敗。就說上一次吧。奧數(shù)班的.老師留了一道很難的題,我只稍一思考,見做不出來,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心里想:干脆別做了,反正不做也沒關(guān)系。于是便把它丟在了一邊。現(xiàn)在想想,沒有一件事不經(jīng)歷困難就可以辦成,如果我每一次都繞過去,不去理睬它,那我豈不是連一件事也辦不成?
其實困難并不可怕,它就像一只紙老虎,你越怕它,它就越在你面前張牙舞爪,但是,如果你不怕它,它其實就是一張紙。我們何必要去怕一張紙呢?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會努力地戰(zhàn)勝困難,不讓困難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與勇氣和智慧同行2
這個寒假我讀了丹尼爾·笛福的著作,《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那種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的精神很讓我震驚。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具有冒險主義精神的英國青年魯濱遜·克魯索,不聽父母的勸阻,去海外歷險,卻被困在孤島上,生存艱難。但他沒有放棄希望,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頑強的活了下來,并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終經(jīng)過28年的等待,找準機會回到祖國。
主人公魯濱遜原本可以過上平靜而優(yōu)裕的生活,但一心想出海冒險,不想貨船實施,孤身一人在孤島上,陷入絕境的他憑著驚人的毅力,勇敢地向困難挑戰(zhàn)。他依靠著智慧和雙手種地、養(yǎng)羊、造房,甚至用上了陶罐。他有一顆樂觀、勇敢,善良的心,救助了野人“星期五”。過上了衣食不缺的生活。
如果我被困于孤島,能活幾天?我也不知道。我沒有魯濱遜先生那種樂觀的精神,不會造房,不會種地,也會制作陶罐。在這種環(huán)境下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更不用去救人,幫助人。就算我有武器,也不敢單槍匹馬地挑戰(zhàn)。由此可見我的生存能力有多差。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魯濱遜先生學習那種樂觀、勇敢、堅強的精神。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與勇氣和智慧同行】相關(guān)文章:
與勇氣和智慧同行——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_800字07-01
與勇氣和智慧同行作文11-25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5-12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2-12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2-22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3-16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9-22